(相关资料图)
CFIC导读
国资委5月6日 消息,近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旨在着力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提升债券发行全流程管理水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 据悉,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国资委5月6日 消息,近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旨在着力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提升债券发行全流程管理水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 据悉,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重点概览: 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将“一事一批”改为年度计划管理。 要求央企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碳达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创新品种,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鼓励央企探索多市场、多币种发行境外债券,拓展融资渠道。 严格限制信用评级低、产权层级低、债券发行利率明显偏高、债券违约风险尚未解决的子企业发行债券。 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 国资委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中央企业用好债券市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机遇,及时抓住债券发行窗口,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 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 记者注意到,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调整内容,是将过去债券发行“一事一批”的方式改变为年度计划管理。这一变化将提高中央企业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 管理办法明确,中央企业债券发行实行年度计划管理。结合年度预算管理,国资委一次性审批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各级子企业的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据此自行决策具体发行事宜。 央企子企业的发债事项,均由集团公司负责审批和管理。管理办法指出,中央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所属各级子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权限,明确债券发行管理部门、管理流程和内控机制。 要求央企用好“科技创新债券” 中央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债券品种创新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碳达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记者注意到,证监会和国资委曾在2022年共同下发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通过优化市场服务运行机制、监管考核标准、融资决策程序等方式多措并举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并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开展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管理办法还指出,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对境外债券市场融资环境研判,结合境外业务发展资金需求,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和良好国际信用评级,探索多市场、多币种发行境外债券,拓展融资渠道。 明确几类严禁、严控、限制的情形 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是管理办法另一个核心内容。 据了解,管理办法对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系统要求,包括年度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及审核、重点风险企业管控、永续债管控、境外债券融资管理、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以及违规责任追究等方面。 具体来看,国资委提出了以下几种严禁、严控、限制的情形: 严格管控资产负债率超过警戒线、持续经营亏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的中央企业债券发行额度; 严格限制信用评级低、产权层级低、债券发行利率明显偏高、债券违约风险尚未解决的子企业发行债券; 重点管控信用评级低、集中到期债券规模大、现金流紧张、经营指标显著恶化的子企业债券发行; 严禁过度融资形成资金无效淤积,严禁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严禁挪用资金、违规套利; 中央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债券违约风险防控,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投资者关系和市场形象。本文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王 子霖
微信编辑:关乔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最新报告:
【2023年4月第4期】总第75期:上市期货公司业绩大检阅 【2023年4月第3期】总第74期:城投定融高息举债风险几何? 【2023年4月第2期】总第73期:货币经纪报价系统暂停“风波”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