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PT前夜:我为什么选择铁木尔犀牛出战巴塞罗那

哔哩哔哩   2023-07-28 05:38:45

每次在测试乃至选择套牌之前,我会根据我的个人情况、比赛的模式和对这场比赛的期望来列出榜单。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我痴迷于下限,高下限套牌能让我几乎保证胜率超过50%,在BO3经过换备后的胜率更高,但摩登赛制和PT的对手强度显然需要我转变些考量因素。在经过对环境的简单了解后,我在选牌时,下列因素会成为加分项:

1、 先手强度较高,后手必然会差,但也能有的追;

2、 自己的游戏计划较强且容易执行,不容易自爆;


【资料图】

3、 能绕过环境大火的弓手和戒指,或者至少有处理方法;

4、 有较为基础的调整能力,或是牌张有多种施放模式;

5、 对meta前三至少保证1优势1均势以上,不能无优势或有复数劣势;

6、 能主牌使用复数的锐敏,这样在面对meta占比一定很高的红黑呼魂时有较强的反制能力。

所幸MO的全卡token限时回归,25刀即可全卡畅玩半个月,我便趁机将摩登现有Meta内套牌全玩了一遍。在测试过程中,我因为下列原因淘汰了这些选择:

后手表现较差,落后无法追上:红烧

备牌局表现较差,自爆率较高:走骨行尸、工段裂隙、塔脉炉

对局回合数较多,对体力精力消耗较大,容易打平:4C、蓝黑控、无畏创新

无调整能力,牌靠手抓,只抓一半就不是牌:巨锤、护身符

每套牌都有每套牌的问题,我以这些因素为评判标准大多出于对个人情况的考量,比如我的体力不算好,如果每轮50分钟都要打40分钟的话我确实有些招架不住,也更容易在后面的轮次犯错;对于这次PT我的目标是赢比输的多,从而连Q到PT芝加哥,加上我本人更注重下限,我很难选择一套高上限但低下限的牌,也无法接受自己后手摇多了就大概率失败的情景。

于是,活过“测试服”的牌有:犀牛、龙猴、约格莫夫、红黑呼魂龙猴和约格莫夫是我在第二轮测试后首先放弃的牌,前者的强度有所下降,且节奏类套牌在对手综合水平较高的环境会更差些;约格莫夫的细节较多,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保证犯错少,我显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更何况这套牌也属于不管输赢都要干一堆事的牌,也容易导致我在后面的轮次体力不够。随着环境的逐渐明朗,另一个选牌的关键因素也得提上日程了:预测Meta。我预测环境的主流应该是红黑呼魂、约格莫夫和走骨,且红黑呼魂会有20%左右的占比位列第一。于是,犀牛成为了能满足我最多需求的选择:它主动,先手胜率高,能使用最多的替费咒语追回后手,在面对我认为的环境第一第二主流都有较大优势。

当然,犀牛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比如备牌游戏计划单一、惧怕圣杯、大走骨劣势较大等,但摩登以我之理解每个套牌都有自己的问题,选好我认为适合环境的,调好主备再练熟,已经是我能做的极限了。

我的牌表如下:

既然是为了锐敏这碟醋包的这顿饺子,那自然要用就用四个了,锐敏现在在环境里真的很强。主牌的龙侯我削减到了一张,以避免坟场不够还抓复数个龙的可能,毕竟我们又没有刺探和筹谋。主牌分别用了两张借物灵和母圣树,或许在主牌局我不会遇到那么多目标,但备牌局几乎是人均圣杯,我又不太想在对手只有圣杯时换入Fov,而在备牌使用母圣树和借物灵这种下限较高的牌又有些浪费:我希望我的备牌使用那种高效针对牌,多功能下限牌还是在主牌比较舒服,故如此配置。

红月效应在现在的摩登环境更为极端,而且大多数畏惧红月的套牌都准备了很多备牌反制红月,因此很多牌表备牌都选择带了红月贤者来再对抗神器结界hate,如打tml、护身符这种对局,红月贤者几乎是完全好于红月的,而4C这种对局红月贤者又太脆弱,因此最后我选择了2+2的配置。第15张位置我留给了打蓝黑控、红烧的备牌:红绿神,这张牌打红黑我也会换入的,在拉扯的时候为自己争取回合数+致胜。

交牌表的最后的一分钟我把一张的山脉换成了第二张树林,因为我发现好多红月对局我都要上两点绿的坚忍和寻水兽,如果只有一个树林我是没机会在红月下使出来这些牌的。

看到Meta时我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在PT上选择4C,4C这套牌的优劣非常明显,同时比较呆傻,更让我吃惊的是犀牛居然一跃成为Meta第三...不过上面这些东西我都能想到,其他能打PT的人肯定想了就都有机会想到,结果变成了这样一幅场景。不过还好,主四的锐敏让我们没那么惧怕小泰菲力了,打4C也不算难打。更让我高兴的是走骨的减少,塔脉炉的增多也让我感觉自己也没白带4红月+2树林的配置。

多想无益,还是早点睡觉,明天拥抱波动吧。